全国咨询热线

+86-156-1880-9635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Testniumag
您的位置: 主页 > 检测服务 > 食品农业
测试方案设计联系
食品农业&生命科学测试方案设计联系
柴经理:13361823915

石油能源&岩土工程测试方案设计联系
黄经理:18521559477

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测试方案设计联系
郭经理:15618818820
扫描订阅泰纽微信公众号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传统的农业技术在提升产量方面已经面临瓶颈,因此,寻找新的技术手段来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快速、精准的检测技术,逐渐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为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1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图片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是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一种分析技术,通过检测样品中氢核的弛豫特性来获取样品的物理和化学信息。与高场核磁共振相比,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成本低、操作简便、对样品无损检测,特别适合于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LF-NMR技术能够快速检测样品的水分含量、水分状态、微观结构以及成分分布等信息,这些特性使其在农作物的种植、生长监测、收获和加工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02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

图片


1种子品质检测与筛选

种子的品质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生长表现。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快速检测种子的含水量、含油率以及内部结构完整性,从而筛选出高质量的种子。

1、含油率1 样品量对含油率测定的影响.png

图1.样品量对含油率测定的影响

1、含油率2 不同含水量对含油率测定的影响.png

图2.不同含水量对含油率测定的影响


2优化种植时间

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对其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检测种子的萌发潜力和活力,从而确定最佳的种植时间。

2、种子水分1 花生浸种油峰面积随时间变化.png

图1. 花生浸种油峰面积随时间变化

2、种子水分2 花生吸水过程 T2 谱变化.png

图2.花生吸水过程 T2 谱变化

2、种子水分3 T21、T22、T23信号幅值随时间变化曲线.png

图3.T21、T22、T23信号幅值随时间变化曲线

2、种子水分4 花生种子浸种过程核磁共振连续时间点伪彩图.png

图4.花生种子浸种过程核磁共振连续时间点伪彩图


3提高种子抗逆性

环境胁迫如干旱、盐碱和低温等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种子在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帮助筛选和培育抗逆性强的品种。

3、干旱1 NaCl 胁迫处理下单位质量盐粳 48 种子 T2反演谱.png

图1.NaCl 胁迫处理下单位质量盐粳 48 种子 T2反演谱

3、干旱2 NaHCO3胁迫处理下单位质量盐粳 48 种子 T2 反演谱.png

图2.NaHCO3胁迫处理下单位质量盐粳 48 种子 T2 反演谱

3、干旱3 NaCl 和 NaHCO3 胁迫下单位质量盐粳 48 种子萌发 6、24、48、72h 后核磁信号幅值对比.png

图3.NaCl 和 NaHCO3 胁迫下单位质量盐粳 48 种子萌发 6、24、48、72h 后核磁信号幅值对比


0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农作物生长监测中的应用

图片


1实时监测水分状态

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作物根系和叶片的水分状态,帮助农民优化灌溉策略。例如,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通过LF-NMR技术可以监测根系的水分吸收和运输情况,从而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灌溉。这种精准的水分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最终提高产量。


2营养分布与生长监测

除了水分状态,LF-NMR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作物内部的营养分布和代谢变化。例如,在番茄种植中,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观察果实内部的糖分和水分分布,从而优化施肥策略,提高果实品质。


04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农作物收获与加工中的应用

图片


1确定最佳收获时间

农作物的收获时间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检测作物的成熟度和成分含量,从而确定最佳的收获时间。


4、大豆含油1 大豆磁共振成像示例.png

图1.大豆磁共振成像示例

4、大豆含油2 大豆干燥前后的一维与二维核磁图谱.png

图2.大豆干燥前后的一维与二维核磁图谱


2优化加工工艺

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LF-NMR技术可以用于优化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此外,LF-NMR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为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其快速、无损、精准的特点,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优化种子品质、监测作物生长过程、提高抗逆性以及助力精准农业,LF-NMR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有望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END



参考文献:

[1] 徐宁,董红健,万忠民,刘兵. (2015). 低场核磁技术测定菜籽含油率.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4), 1-8.

[2] 付晓记,唐爱清,闵华,欧阳玲花,熊慧薇,朱雪晶,冯健雄,幸胜平. (2018). 花生浸种过程中水分相态和水分迁移动态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40(4), 552-557.

[3] 杨洪伟,张丽颖,李晓辉. (2023). 盐、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过程水分含量变化及对种子发芽影响的低场核磁检测研究.作物杂志, (4), 253-259.

[4] 张宇,赵亚楠,赵健翔,宋平. (2024). 基于不同维度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大豆含油率检测与判别.农业工程学报, 40(4), 337-344.

[5] 邵小龙,张蓝月,殷灿,宋伟. (2013). 基于低场核磁的稻谷储藏指标快速测定初探.谷物化学与品质分析, (6), 1-5.

[6] 尹少武,卢世杰,代亚男,贾超,王立,童莉葛. (2022). 基于核磁共振检测的小麦干燥特性实验研究.中国粮油学报, 37(7), 22-30.

[7] 陈明,李金龙,李伟,刘晨旭,陈琛,程德荷,陈绍江. (2020).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进行活体玉米籽粒水分动态测试与成像.农业工程学报, 36(23), 285-292.


在线客服
联系咨询:+86-156-1880-9635